时间:2012-04-16 08:19:38 浏览:1937
从最开始收集拼装模型,发展到收藏合金汽车模型;从没有系列收藏的概念,到现在的分门别类的收藏,收藏家蔡葵见证了汽车模型收藏发展全过程。
1994年,蔡葵把自己收藏的100辆车模照片做成海报放在店里,有人喜欢便相送。正巧被路过的广州某报纸主编看到。沟通之下,他邀请蔡葵为报纸开设的专栏写稿,无意中引领蔡葵走上了研究车模文化的道路,也让他意识到应该按照系列去整理和收集藏品。
“刚开始很业余,没钱买相机,拍照车模还要向藏友借。他们人挺好,让我随便用,然后我在家试着打灯拍照。1998年后开始上网,就方便多了。”蔡葵戏称,“研究越深入,越是欲罢不能,至今为止我写下的这么多文字,都是被车模给‘逼’出来的。”
由于蔡葵的勤奋,如今,位于广州越秀区越华路的“东晓车迷世界”在圈内颇有名气。这家四层的俱乐部除一楼为专卖店,四楼作仓库之用外,二、三楼是蔡葵的私人“汽车模型收藏馆”。
然而,拥有2000多件藏品的蔡葵却认为,收藏绝对不是以量取胜,同一辆车模,在不同人手中有不同的价值。哪怕你只有一两件藏品,只要你读懂它、消化它,把自己的故事和理解融入其中,总结出一些实在的东西,这就是藏家水平的体现。
蔡葵对车模的投资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现在的中国,投资收藏车模还不是太成熟,至少短期投资不行。你看在香港,基本上一个车模店就买一种车型,分类已经很细,这说明他们的市场很成熟了。反观中国,相对于中国13亿多人口和庞大的收藏队伍,喜欢车模和购买车模的人其实并不是太多。”
但蔡葵很乐观地认为,车模收藏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我预测车模收藏会成为一项热门收藏,但不会像邮票收藏那样的大起大落。而是稳步上升。期盼一夜暴富的收藏爱好者最好远离车模文化,车模是文化的问题,不是价格涨落的问题。”
据蔡葵介绍,国外的车模收藏是非常成熟的,基本上大厂都在欧洲。“不过,现在是设计在欧洲,工厂都在亚洲,近年来就是珠江三角洲,这也给我们很大的便利。现在有了网络,淘宝就更容易了,不像过去总是要去香港或者是国外。有个朋友,过去常来我这里淘车模,现在少来了,大多都是在eBay上和国际藏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