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16 08:20:30 浏览:2111
“汽车模型的收藏一开始可能会追求‘量’,不管什么车模都收;渐渐地上升至‘质’,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或有较大升值空间的;再接下来,会在收藏的基础上,加入更多自己的想法……”
蔡葵说,这些年来我慢慢发觉,“收藏让我变成了艺术家,我原来喜欢机械,喜欢自己构想,然后动手实现。到后来,慢慢对汽车文化感兴趣,开始了解机械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他觉得是收藏让他一步一步提升,成就了自我。“你看,这辆车,它的造型、引擎尺寸和车灯,都是独特的,那个年代才有。如果不知道这些,就不知道它的价值。就算很有钱,能够收藏更多的车模,但是不了解它,也没有任何意义。”
在蔡葵的汽车模型收藏馆,有一个名为“汽车化石”的立柱型雕塑极为显眼。“我们玩汽车模型,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车模出现残缺不全的遗憾,丢掉或留着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我就想通过‘汽车化石’的概念,使它们得到再利用……”根据车模的不同年代,向上叠加,呈现一种与汽车发展史有关的递进和凝固。从单纯的车模收藏,到再创作,蔡葵乐在其中。
拆开布加迪的引擎盖,呈现修车厂的检修场景,“因为这辆车模的引擎做得很精致”;让伽菲猫带上它的卡通朋友们去郊外旅行,有树、有花、有烧烤炉、野餐桌,“伽菲猫的旅行拖车有浓重的美国文化在里头”;城市交通太拥挤,充斥着无数的汽车,“再现一个堵车的场景”……蔡葵说,现在一个月保证有一两个自己创作的作品,大小不一,场景可能简单,也可能复杂,但“就是一份趣味,一次对汽车文化的解读”。
蔡葵现在最想做的是推广汽车文化,他积极参加全国的各种展览,担任客座教授,开店卖车模,近来又迷上做汽车模型布景。他想让人们了解,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或是炫耀财富的手段,它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一部分。
收藏汽车模型久了,现在,爱车的蔡葵也学着玩起了“真家伙”——越野车。他考取了中汽联的赛车执照,去青藏高原参加汽车拉力赛,去三亚参加国际雨林汽车赛,他开始在全国的越野场地赛上打拼。
就在前不久,蔡葵还收藏了一辆产自上世纪90年代的铃木吉姆尼越野车。谈起这辆车,他仍然不改车迷本色:“现在的铃木线条过于圆滑阴柔了,你看我收的这辆保留方形特色,发动机是0.66的涡轮增压,很能体现男子汉硬朗的风范,非常中意,这也是我收藏的第一件1比1的真车。”
有人说,车与男人,就像自己的“老婆”。但是对于蔡葵,至今为止他都很难为车模与自己的关系下一个准确定义——朋友、知己、恋人?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够全面。也许还是用他自己那句话来形容最为贴切:“汽车模型是一把钥匙,它为我开启一段有趣的人生。这些收藏品完整地袒露了我的个性和这些年来生活的全部快乐。”
(注:原文刊载于2011年1月27日《收藏拍卖导报》,作者:王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