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15 08:20:52 浏览:1826
冯世贤说:“在汽车模型这个行业,我是以玩的心态来收藏的,就像有些人喜欢电脑,我喜欢的是收藏汽车模型和养狗。”
1980年,冯世贤已经十六、七岁,他看到杂志上介绍,有一款汽车模型是1907年美国富兰克林生产的第一台劳斯莱斯即列宁专车,于是通过美国朋友辗转买到手,并珍藏至今。他说,当时没有金钱概念,花了多少钱一点印象也没有,只知道喜欢就买了。
香港旺角有好几十家玩具拼装模型。冯世贤难忘香港的车模店,是因为香港的车模店通常摆设得非常漂亮,即使进店不买,只是欣赏,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后来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冯世贤一度中止了收集车模,但他心中仍然抹不去从小结下的车模情结,还常常跑去车模店看看车模。直到30岁后,某天他忽然发现,那些漂亮的车模日趋减少,而且很多已经停产了,便意识到如果再不收藏,也许以后有钱也买不到那些限量版的车模了。
人从30岁以后,便逐渐开始懂得珍惜、学会取舍。重新开始收藏车模的冯世贤,已经没有了30岁之前的随意和泛滥。他感慨道:“这十几年来我收藏的都是精品,可以说30岁以前收藏的车模都可以扔掉了。”
有人告诉冯世贤,说日本人性格特别细腻,适合做收藏。但冯世贤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中国人也很棒。比如北京的车模收藏家侯晓明,对待车模就很细心,绝对不允许别人乱摸他的车模。
中日收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期维护管理车模的方式不一样。日本人喜欢把车模摆出来,用灯光照明,令每个车模摆放得很精彩,远看特别吸引人;但很多中国的车模收藏者不这样想,认为放在盒子里更好。碰到喜欢的车模,冯世贤就喜欢买两台,一台用来欣赏、一台用来收藏。他家里收藏了很多车模,都放在盒子里,根本没打开过。
说到这儿的时候,冯世贤的心变柔了,端着茶杯的动作也变小心了,仿佛手里捧着的正是自己心爱的车模,深呼吸一口气都能吹破它。车模真的有如此脆弱吗?他认为,车模和摄影器材不同。车模一定要放在盒子里面,拿出来也要放在盒子里面。
“它是私人享有,比珠宝更珍贵,珠宝可以同时拿几条出来,但车模一下子拿两台出来,咔!摔坏了,拜拜。”他做了个摔的动作表示危险,苦笑着说,“任何事都要做好,做得精美些。收藏是个人的事,用心保养车模的人很多,自己更疼爱车模而已。有些人因为珍惜车模,买回来后连盒子都没开过。你可以买两台一样的回来,一台不开用来收藏,一台展示着把玩。”
在他心里,没有如此细致用心的珍惜,比珍宝更稀有、珍贵的车模,极有可能随时“香消玉殒”,令他心灵受伤。
冯世贤严肃地说:“我不喜欢炫耀,很低调。大陆车迷比我更细心用心的都有。在香港也是这样,你买了多少台没什么了不起,在模型店大家碰到的时候,互相了解一下,最近新出了什么模型,我们这样交流一下。每个人收藏方式不同,无所谓的。只要小心温柔对车模,就是成功的。我经常擦拭它,特别小心,用柔软的毛刷,轻轻的,不会用布很粗糙地擦擦擦,把漆都擦掉了,损坏了它原来完美的品相。真正的车迷,是不乱摸人家的东西,很有礼貌。看一下赶紧放回去,不敢动它。因为说实话,它太多太小的零部件,它的标志是激光镭射做出来的。商标很薄,一不小心就没了,失去后,不能找厂家再买一个,他也不卖给你。这不是损害价值、跌价的问题,是破坏汽车模型该有的东西,会让人很失望。所以收藏汽车模型的人,首先要很细,心要很温柔,不能粗糙。这跟收藏手表一样。人家几百万的手表是不能摸的,要戴上手套,打了灯给你看的。你真的有兴趣看,他还要看你是什么人才给你看。真正的收藏者,买了要有档案记录的,一般高级的藏品是不拿出来卖的。他们很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