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01 09:22:33 浏览:3148
汽车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有丑陋的,也有优美绝妙的。最原始的汽车已演变出数千个品种,汽车在一个世纪内成为最成功的物种,今天世上有五亿多辆汽车。汽车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形汽车;长头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型汽车等造型上的改变。自然界适者生存,弱者自然被淘汰。汽车象动物,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也象生物,分成不同品种以适应不同环境。在奔驰的汽车原型问世之后,它就象不断演变的生物一样,不断进化。由积雪山峰到泥泞沼泽,都有奇形怪状的汽车。汽车不仅用于配合需求,也要满足驾驶者常变的需要和欲望。
汽车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有丑陋的,也有优美绝妙的。最原始的汽车已演变出数千个品种,汽车在一个世纪内成为最成功的物种,今天世上有五亿多辆汽车。汽车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形汽车;长头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型汽车等造型上的改变。自然界适者生存,弱者自然被淘汰。汽车象动物,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也象生物,分成不同品种以适应不同环境。在奔驰的汽车原型........... 马车型汽车 1885年制造第一辆摩托车,1886年发明第一辆汽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的雷诺、标致、雪铁龙、意大利的菲亚特等。这个时期,人们的主要精力在不断改进汽车的机械结构方法。想办法让汽车行驶起来,速度要快,操纵要稳定。在车身造型方面还没有专门的设计人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沿用马车的型式,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箱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一般都是敞蓬和活动式布篷,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为了进一步改善乘坐的条件,美国福特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驾驶室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中国人引进后与中国的轿子相比,的确有异曲同工的味道,因此,“轿车“的名字由此而生。 汽车进入20世纪的20年代,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一个时候,人们通过提高发动机功率的办法来克服汽车阻力,使得车速加快。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双缸,四缸、六缸、八缸。而且汽缸是一列排开,因而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那时曾有这样的倾向,认为发动机罩越长、则功率越大,车速越高。甚至出现不少故意把发动机罩夸张加长的汽车。这种“长头”汽车始于1920年、1930年前后达到高潮,之后由于V型排列的发动机出现便很快消失了。1929年的布加迪皇家41型系列就是这类长头车的典范。 甲壳虫型汽车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空气阻力成为汽车前进的最大障碍。显然,箱型汽车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前窗玻璃、车顶、特别是汽车后部都会产生空气涡流的阻力,消耗了汽车的大部分动力。因此,人们开始运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汽车车身的造型,找到了前圆后尖的造型阻力较少这一规律。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型,从名字上我们就知道,这是一辆经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产物。但在消售方面,“气流”遭到惨败,其原因是超越了时代的欣赏能力,不过它却宣告了汽车造型新时代的开始。 船型汽车 1949年福特公司推出了福特V8汽车,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整体,车身两侧是一个平滑的面,驾驶室位于中部,整个造型很象一只小船。因此,我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从50年代至今,不论是美国还是欧亚大陆,不管是大型车或中、小型车都采用船型车身。从而使得船型造型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车型。 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由于这个背部很象鱼的背脊,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楔型汽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车的升力问题,科学家们设想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楔型造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有效地克服了升力。目前,各种身价过百万元的超级跑车设计都基本上采用楔型。各大车厂也都开发带有楔型效果的小客车,如两厢式旅行车,子弹头面包车等形式的轿车。这些汽车的外形清爽利落,简洁大方,具有现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汽车造型发展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楔型车是当今较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许多发明家也纷纷把瓦特的发明应用到自走式车辆的设计中。 欧洲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需要大量的燃料、原料,也要把生产出的产品送往各地。而在19世纪以前,运输依靠水上船舶。陆地上只能依赖马车,这与大工业的需要是个很大的矛盾。机器大工业呼唤着现代运输工具的诞生。 那个时代铁路已诞生,可是行走在铁路上的车大部分是用马拉的。1783年,瓦特的学生默多克造出了1台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车子,但效果不好,没人用。1807年,英国人特里维希克和维维安制造成功用蒸汽机推动的车子,可是这车子太笨重了,难以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走,而他们也没想到把这辆车放到铁轨上去,所以不久也就弃之不用了。直到1814年,放牛娃出身的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造出了在铁轨上行走的蒸汽机车,正式发明了火车。 在1781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个英国矿工家庭。直到18岁,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里学习。1810年,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1817年,当斯蒂芬森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但是,保守的铁路拥有者却对蒸汽机车的能力表示怀疑。他们提出,在铁路边上固定的牵引机,用拖缆来牵引火车。斯蒂芬森为了让人们充分相信火车的性能,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号”机车。这种机车的卓越表现终于让怀疑者改变了态度,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 十八世纪蒸汽汽车 1804 1:43 早在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节车厢,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室,机车行驶时,驾驶员跟在车旁边走边驾驶。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